2022年亞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覽會于2022年11月3-5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7號館復展。公司創始人侯帥博士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向大眾介紹雷石的核心技術及設備情況,南極熊等眾多媒體現場進行了現場采訪,直播過程中眾多高校及工業客戶對此款打印機的發布表示非常期待!
△南極熊專訪山東雷石創始人侯帥博士(右)
據南極熊了解,山東雷石主要的技術路線是定向能量沉積(DED),現場我們看到山東雷石帶來了基于定向能量沉積的兩個系列產品:氣氛環境箱送粉式五軸3D打印設備和五軸聯動增減一體化設備。
氣氛環境箱送粉式五軸3D打印設備具備以下幾個特點:大型構件,快速成型,五軸聯動;配備惰性氣體密封環境箱和循環洗氣功能,內部氧、水含量可達50ppm以下;可選配2-6個送粉器,具備不停機續粉、實時混粉及多功能梯度材料送粉;成型過程中,可實現對整個熔池、溫度場的動態監控,根據反饋去控制激光器的能量和速度,確保穩定的打印成型。
當前,市面上大多數的金屬3D打印企業在研究SLM技術,而雷石則將重點放在了五軸、增減材、激光熔覆、移動修復機器人等技術上。侯帥表示:“SLM和DED屬于兩個不同的賽道,應用場景多有不同。對比SLM技術在小批量、定制化應用場景上的應用優勢,我們更突出金屬增材制造技術在規?;I生產上的應用場景,DED技術在成型效率上和成型區域靈活性上有著典型優勢,我們再把五軸技術、減材技術跟DED復合起來,一定程度上解決單純DED精度和成型復雜度上的限制。DED能夠以一種更自然的方式跟傳統的制造方式結合起來,在成本、質量和效率方面滿足規?;a的需要,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在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上意義重大。”
那么,目前送粉的設備與鋪粉的設備相比,優勢在哪些地方,應用的領域有哪些差別?侯帥表示:“送粉相比鋪粉而言優勢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成型效率高,可以很容易達到300立方厘米每小時以上,適合大型構件成型。二是靈活性高,可以自由跟現有制造技術結合,在工業領域應用價值大。三是送粉材料體系,可以混合多種粉末,不管是從新材料開發,還是多材料結構的一體化成型,都具備明顯的優勢。”

△山東雷石現場展示的展件均為送粉打印,送粉的技術成型效率高,打印一個鈦合金的毛坯件不到2小時,精度近乎達到鋪粉式的水平。
基于DED技術,目前雷石對外服務最大客戶群體來自哪些領域。侯帥表示:“目前山東雷石已面向多層次制造企業,成功開發了適用于多個領域的工藝方案和裝備,形成了不同的裝備系列和工藝體系。應用領域一方面主要集中在軍工領域,包括支架框梁類一體化成型及修復再制造。另一方面集中在工業領域,像能源行業、包括石油、重工領域、工程機械等,主要通過局部增材的方式,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顯著提升產品性能。以熔覆再制造為例,市場需求很明確,已經具備批量化和規?;膽脻摿?。一般工業類的客戶,一次性采購多臺設備,應用于批量化工業生產。內外一體超高速激光熔覆設備,在石油行業,用于油管內外壁增強,有很明確的需求。另外,針對研究所和高校,進行一些以功能性設備為主的開發。”
對于增減材設備,有的人提出質疑,說3D打印完之后應該先進行熱處理再進行減材,如果打印的同時進行減材然后再熱處理,尺寸精度會有變化。侯帥表示:“增減材本質上是一種多場域、多工序復合制造技術,主要就是通過結合不同處理方式的特點解決單純增材制造的效率、穩定性、精度等問題。增減材本身有自己的應用場景,像是葉片類修復/熔覆,內流道結構件成型這類對重復定位有比較高要求的場景,如果要解決熱影響問題,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入鍛壓等工序,在整個過程中,通過實時監控,保證成型的穩定性。在此基礎上,我們又率先邁出了一步,正在承擔的重大專項課題,就是“增減鍛”一體化裝備”。
目前增減材一體化的設備,市場還在孕育開發階段,侯帥表示:“我們希望逐步去實現增材制造這個技術規?;?、工業化的應用,這是我們在產業層面對自己的一個定位。以DED技術為支點,以我們的設備為載體,在不同的應用環境中,不同的工業需求中去真正解決批量化生產的需求。”